淘宝转型铺垫了拼多多的成功之路

淘宝转型铺垫了拼多多的成功之路

时间:

身边很多朋友对拼多多的看法就是卖假货!!!(拼多多假货处罚规则)但有一点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不能忽视它。就像乔布斯在苹果复出时拍过一个广告,广告中说,“你可以赞扬他,你可以侮辱他,你说他什么都行,但有一点你不能做到,就是你不能忽视他。”这句话用在拼多多上再合适不过了。

在这个巨头已经奠定格局的时候,在市场里几乎没有了空隙的时候,拼多多却找到了一个空隙,然后在这个空隙市场快速成长迅速膨胀,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就成就了一家大公司。

拼多多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下面这几点原因分不开:

1.投资人的经历,对三四线城市人群有深入的认识

拼多多的早期投资人主要有两人,一个是曾创立“小霸王”和“步步高”这两个知名品牌而闻名全国的段永平;一个是阿里巴巴当年的首批创始人,带头创立淘宝网的淘宝之父孙彤宇。

今天重点来说说这个深入中国三四线市场的段永平先生。黄铮说段永平是他的人生导师,在段永平身上黄铮学到最重要的一课是“本分”,这也是在后来成为拼多多重要的价值观。

段永平早期的经历主要面向的是中国三四线以下的城市人群,对这些人群有很多深入的认识,这也是后来拼多多专注于这些三四线甚至农场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了解这一人群具体需要的是什么,这也决定了拼多多的基因。

 

2.每个人熟悉的市场外,其实还隐藏着一个暗市场

所谓的暗市场,就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市场,比如我们去一些三四线城市,花很少的钱就能淘到很多很好用的东西,比如一些没有牌子的布鞋,十几年前的书籍等等,这些东西常常物美价廉,只是知道的人群不多,市场在哪里却没有流量。

这个市场通常我们也喜欢叫它为“跳蚤市场”,它其实是一直存在的,并没有消失,需要我们去挖掘而已,这一点,拼多多做到了,挖掘出了这个隐藏的暗市场,为其带来了流量,决定一个市场的繁荣往往靠的是流量,如果没有流量,那么这个市场也就不能成活了。

但这个暗市场其实也很难被挖掘出来的,创业者需要放弃自己的傲慢与偏见才能有足够的敏锐去发现巨大的暗市场。

如果深究其原因的话,还是在强调第一点,投资人的经历和视角独特。

3.拼多多的出现其实跟淘宝的转型有很大的关系

有人说拼多多很像当年的淘宝,这种说法不能说不对。拼多多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承接了淘宝在转型前或者在演化前的那一个供给需求的能力,但随着他们上市后,被美国监管了,所以当年那些供给和需求便被打了出来,于是它需要一个地方进行借尸还魂。

因此拼多多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用了当年被放弃的拼团来承接了这些事情,它用返现团购的方式将当年淘宝的卖家和买家那一群人给承接了下来。

拼多多上市后,受到美国的监管,也开始整治自己的平台,进行各种的打假下架等等,它其实也是为了适应外面的环境,它的环境已经不像当年刚出来那样,它的环境现在已经变了,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拼多多也开始发生了一些新的演化。

但拼多多不一样的是,它是长在腾讯生态里面的,有团购有娱乐基因的东西。以前在中国团购有6700多家,但后来渐渐越来越少了,能记得住的现在只有一两个了,虽然现在团购的公司很少了,但并不能说它不存在,这个需求市场还是需要的。

4.拼多多属于娱乐型消费

我们在京东上购买东西时目的都是明确的,因为在京东上购买的东西都是硬指标。需要什么东西,一般都会直奔主题搜索去购买。

而拼多多则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属于娱乐型的购物。中国的社交平台其实很丰富了,特别是在一些三四线城市以下一直到农村的,涌出了一大批用户,他们主要的平台就是社交,家族群、朋友群、同学群、校友群等等,拼多多的很多拼团砍价活动一开始就在这些平台扩散了开来。可能大家当时看到了这个商品自己并不需要的,但看到便宜,点一个赞就买到了这个商品。这种事情即使没有钱或有钱的人,都喜欢去玩的。

基于微信生态,借助庞大的社交关系网,让拼多多迅速扩散,积累用户。

 

5.消费者带来新的消费者

拼多多的模式很特别,它是依靠消费者去帮忙推广宣传的。

比如一个卷纸需要1快钱买的,而拼多多却用1分钱卖给用户,一般的商家是拿钱去投广告,而拼多多却是将投广告的钱补贴给用户,靠用户去帮忙推广宣传,于是用户带来新的用户,迅速涨到3个亿的用户规模。

 

本文就是淘宝转型铺垫了拼多多的成功之路的全部内容,点击咨询了解更多

 

关注聚品拼多多服务号获得官网开店秘籍